教学研究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摘要:以荷兰vs厄瓜多尔比赛直播 为例,分析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从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安排、课程教学进程等方面探索了改进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 C93-4G642

文献标识码:A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bachelor major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independent college 

WANG Bo

(Management department, the Engineering & 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eshan, Sichuan, 614000, China)

Abstract: Use the Engineering & 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example, it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disadvantages of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applied bachelor major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independent college, and discussed the improve methods from the angles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optimization, currriculum cotents arrangement and curriculum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Applied bachelor, Major of business management, Currriculum design, Curriculum structure

 

引言

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设置有工商管理(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但大多存在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不仅是培养目标上没有明确区别,而且主要核心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上也存在雷同[1];工商管理高等教育中存在着学与用脱节、理论多实践少[2]、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等现象[3]

荷兰vs厄瓜多尔比赛直播 (以下简称学院)为独立学院,学院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行业做准备。根据学院的定位,为更好地推进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这也是我国同类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1.1 课程结构分析

以荷兰vs厄瓜多尔比赛直播 的工商管理专业为例,达到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所要求的课程学分结构如表1所示(根据现行人才培养方案-11版)。

以笔者看来,学院现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总量和课时总量偏高

美国、日本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一般在120130之间,折算成学时数,约为20002400学时,课程数总量约为3240[4];而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要求的最低学分为168.5(含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其中,课内总课时约为2500学时,折算后课时总量约为3000学时(含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45门左右课程(不含公选课和实践环节)。课程设置总量偏高势必使学院重视第一课堂而忽视第二课堂,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1 达到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所要求的课程学分结构表

2)公共选修和实践教学比例偏低

公共选修课即全校性的任意选修课,其内容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分要求为7学分,占总学分的4%,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践教学环节比例仅为18.2%(不含未单独设课的实验课),明显偏低;专业课中的实验课比例过低,具体为专业基础课中实验课比例为10.7%、专业核心课中实验课比例为2.4%、而专业方向课中实验课比例为0%。可见,实践教学仍是我院乃至众多同类高校的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比例偏低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专业教育课,尤其是专业方向(选修)课比例偏低

在强调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专业基础教育的情况下,专业特色只有通过专业课来体现。美国专业课学分最少,一般占总学分的19.53%-25%,但选修学分与专业课的比例一般在50%-55. 17%之间,而且专业选修课按专业方向分模块选修;日本的专业课学分最多,一般占总学分的43. 92%-59. 35%,这与其专业基础课学分少相关,其专业课几乎都以选修形式设置[4];而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教育课(含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占总学分的22.9%,其中,专业核心课均为必修课,尽管专业方向课为选修,但学生可选的范围十分有限,为9门课程选7门。专业方向课可选范围窄导致学生志向趋同,培养出的人才大同小异,不适用市场需求。

4)综合素质课(含通修课和公选课)中必修课比例大,选修课的比例小

学院的素质教育课主要侧重由显性课程来体现的显性教育,因此称之为通识教育课更为恰当。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一般占总学分的46%以上,通识教育课中,必修学分一般占30%以下。日本、加拿大和新加坡大学的通识教育课一般占总学分的25%以上,通识教育课中,必修学分一般占30%以下[4];而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通识教育课占总学分的31.3%,通识教育课中,必修学分高达86.8%,以“两课”、外语和体育占了较大的必修学分(这和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行政管理有关),而人文历史、语言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以公选课的形式供学生选修,所占学分仅为7学分,为总学分的4%

1.2 课程科目(内容)分析

从专业课程科目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共开设16门专业基础课、7门专业核心课以及9门专业方向课。7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为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管理经济学、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组织行为学;9门专业方向课(按要求选7门)分别为项目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投资管理、公共关系学、质量管理学、员工培训与开发、创业管理、绩效管理、财务管理。核心课程的设置有待商榷,例如财务管理作为专业方向课而非核心课程是否恰当?另,由于选修课的可选范围少(9门),加之人数的要求(≥30人),使得学生的选修课趋同,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造成学生的知识面趋同,不利于多元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目标。

1.3 课程进程分析

课程的教学进程应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中,需要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5]。而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进程方面存在部分工具课开设滞后于专业课的情况。以管理运筹学和运营管理为例,运营管理作为专业课,课程中要用到管理运筹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管理运筹学应为运营管理的先修课程,但目前实际情况是运营管理于第3学期开设,而管理运筹学于第5学期开设。

独立学院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2.1 调整课程结构

1)适当减少课程总量和课时总量

借鉴国外的做法,减少课程总量与课时总量,做到少而精,给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4]

建议课内计划总学时应控制在2200学时以内(不含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课内周学时一、二年级控制在22学时以内,三、四年级控制在18学时以内;课程数总量约为40门左右,总学分一般在160学分左右。

2)调整课程模块比例

在通识课程中,适当减少通修课程模块比例,增加公共选修课模块比例。以体育课为例,可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6],不专门开设体育课程,可结合学院已在公选课中开设各种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体育类课程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2-3个体育类课程,训练并测试合格计算学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在学校学会2-3项受用终身的体育专项。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教育课的比例调整为约1:1,在专业教育课中,增加专业方向课的可选范围,使所选课程与总课程的比例接近1:2,降低开班的学生下限,20人以上即可开课。

增加实践课和课内实验课比例:实践课总学分达到30以上(学时30周以上),各专业课模块的课内实验比例均达到10%以上,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3)调整必修课及选修课比例

课程结构中适当降低必修课程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加大选择范围),逐步增加选修课学分,特别是专业方向课和公共选修课,以解决课程结构选修少、专业技能趋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2.2 丰富课程科目(内容)

1)设置“兴趣模块”选修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工作岗位的落脚点是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的设置。可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专业方向课的开设课程科目中,应当在强调学生综合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在某个专项职能管理上的优势。结合目前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和企业对工商管理技能的要求,可以考虑设置项目管理模块、物流管理模块、工业工程模块、质量管理模块、经营分析模块、投资管理模块、市场营销模块、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模块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等[4]

2)注重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应注重新型课程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知识素养,同时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比如《创新创业指导》《孙子兵法》《商务沟通》等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精选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在传授经典内容的同时,必须渗透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管理适当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

3)开设并精心设计管理者社会责任感的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可能的企业管理者,应在培养过程中安排行之有效的管理者社会责任观的教育以使其建立起符合社会要求与发展的商业道德。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以往与管理者社会责任感有关的内容集中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的管理学课程的一个章节。由于管理学内容多,信息量大,课时相对少,所以很多授课老师倾向于略过不讲,理由是观念意识的问题凭一两次课也不能改变。在实行德才兼备的“双轨制”后,建议专门开设“管理者社会责任理论”或“管理者商业道德”等课程,使学生能详细了解“利益相关者理论”,了解使社会、企业和个体达到三赢的商业道德模式。授课老师必须做精心的设计,比如用社会热点导入,结合理论学习交叉使用现场辩论、角色模拟、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尽可能强化学生对管理者社会责任感的认识[7]

4)进一步丰富公选课课程

公共选修课作为学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多开设各类公选课,同时减低开课的学生人数下限,更全方位地拓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竞争力。

2.3 优化课程进程

要求教师集体进行课程大纲的编写,通过互相沟通以明确思路,理清各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要求每门课程都能够成为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了解课程与课程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对所有课程进行整体化设计,做到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并呈现知识、技能体系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把握各门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

总结

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分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进度等各方面,且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才能收到成效。为建立完善的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通过减少课程和课时总量、调整不同类型课程比例的方式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

2)通过设置“兴趣模块”、注重创新创业类课程、开设及精心设计管理者社会责任感课程,以及开设多类公选课程以丰富课程内容;

3)通过教师集体大纲的编写及课程整体优化设计等,以优化课程进程。

 

参考文献

[1]韩凤晶,黄冬冬.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探讨[J].经济师,2011,(1):156-157.

[2]王玖河, 李晓霞.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学研究, 2007,30 (1): 68-70.

[3]周萍. 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 52-53.

[4]王晓光,韩凤晶,岳璞. 基于系统原理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1):97-99.

[5]舒波,陆军. 美国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特色研究[J]. 教学研究,2012,35(1):50-53.

[6]乔毅,杨永富.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及比较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09,30(2):91-93.

[7]杨阳. 管理者社会责任观教育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1):222-223.

 

本文发表在2013年第04期《改革与开放》杂志。

    作者简介:王波(1983-),女,壮族,云南蒙自人,荷兰vs厄瓜多尔比赛直播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