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vs厄瓜多尔比赛直播 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作者:编辑: 发布时间:2018-01-22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服务面向是:立足西部,服务区域经济,重点面向国防科技工业、核工业和地矿行业;办学特色是:努力构建以 “坚持一条主线”“实施两大融合”“构建三大平台”“开展四大建设”“培养五大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一条主线就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实施两大融合就是与区域经济相融合、与行业发展相融合;构建三大平台就是构建通识通修课程平台、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实践创新课程平台;开展四大建设就是开展教学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培养五大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学院现设有八系、两部、五个中心等教学单位,分别是:核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系、自动化工程系、资源勘查与土木工程系、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经济系、管理系、外语系、艺术系,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工程训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核工程与核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理、工、经、管、文、艺术等6大学科门类、51个本科专业(1)。截至2016831日,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976人。

1:荷兰vs厄瓜多尔比赛直播 本科专业情况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国家代码

授予学位

1

税收学

020202

经济学

2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1

经济学

3

英语

050201

文学

4

应用物理学

070202

理学

5

地理信息科学

070504

理学

6

地质学

070901

理学

7

机械工程

080201

工学

8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203

工学

9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4

工学

10

工业设计

080205

工学

11

汽车服务工程

080208

工学

12

测控技术与仪器

080301

工学

13

能源与动力工程

080501

工学

1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1

工学

15

电子信息工程

080701

工学

16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702

工学

17

通信工程

080703

工学

18

信息工程

080706

工学

19

自动化

080801

工学

2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工学

21

软件工程

080902

工学

22

物联网工程

080905

工学

23

数字媒体技术

080906

工学

24

土木工程

081001

工学

25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081002

工学

26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081003

工学

27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081004

工学

28

水利水电工程

081101

工学

29

测绘工程

081201

工学

30

地质工程

081401

工学

31

勘查技术与工程

081402

工学

32

核工程与核技术

082201

工学

33

环境工程

082502

工学

34

安全工程

082901

工学

3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管理学

36

工程管理

120103

管理学

37

工程造价

120105

工学

38

财务管理

120204

管理学

39

审计学

120207

管理学

40

资产评估

120208

管理学

41

物流管理

120601

管理学

42

电子商务

120801

管理学

43

视觉传达设计

130502

艺术学

44

环境设计

130503

艺术学

45

产品设计

130504

艺术学

46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艺术学

4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80714T

理学

48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080802T

工学

19

工商管理

120201K

管理学

50

会计学

120203K

管理学

51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4

工学

2016年,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本科计划招生数3949人,实际录取3949人,其中四川省招生3000人。2016年学院理科录取最低分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470分,文科录取最低分为工程管理专业499分;理科录取最高分为软件工程专业536分,文科录取最高分为会计学专业527分。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2016年,学院专任教师782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135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为21.87%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73.44%, 兼任教师100人,折合教师总数832人,生师比为17.95。师资队伍职称与学历学位结构详见附件2789

2016年度学院办学经费总支出15,385.48万元;其中,教学总支出12,771.48万元,占总支出的比例83.01%;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4,513.67万元,生均3,443.18元;本科实验经费498.23万元,生均380.07元;本科实习经费296.17万元,生均225.93元。

学院现占地面积119.80万㎡;绿化面积超50万㎡,绿化覆盖率达42%以上;校舍建筑面积35.02万㎡,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25.1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3.9万㎡,学生宿舍8.12万㎡,生均占地面积80.23㎡,生均宿舍面积5.44㎡,生均教学行政用房43.00㎡。学院将在“十三五”规划期间继续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完善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图书总量为155.55万册,生均图书104.17册;电子图书(期刊)91万种。数字图书馆建设效果明显,采用了购买数据库和包库等多种方式建立数字资源,建成数据库16个;其中,中文电子全文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80万册,中文电子全文期刊(维普)12000余种(其中核心期刊1810种,文献总量达2500万余篇,并每年递增文献260万篇),银符考试模拟题库2万余套供读者使用,提供教育视频库、随书光盘发布、报纸图文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各种考试题库等数字资源服务(包括维普资源整合平台、万方数据等试用资源),图书馆网站年访问量超过40余万人次,三年来电子文献年平均检索30万人次,下载10万篇次,使用良好,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2016年度,学院继续投入资金开展实验室建设,教学实验室设备充足、先进,在各专业中分布合理,较好地满足了全院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本年度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159.86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7583.54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8万元。部分实验室的设备已处于省内同类高校的领先水平。充足、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有力地保障了学院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操作能力、职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大幅提高。

学院已建成了结构合理、运行良好的校园网络系统,开通了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中文期刊、网乐国际教育视频库等信息资源;校园网上运行的应用系统有教务管理系统、精品课程建设平台、图书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等,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校园网支撑体系。

完备的体育场地与体育设施,为学院的体育教学、代表队训练、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现有标准(400米)田径场1个,标准足球场1个,300米田径场1个,非标准足球场1个,门球场地2个,形体健美中心场地1座,室内学生体育活动中心1座,一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心,37片室外篮球场地,2片室内篮球场地,14片羽毛球场地,6片排球场,3片室外乒乓球训练区共计58张乒乓球桌。学院体育活动场地场馆共计60000㎡,同时配有各种教学、训练用球和专项体育器材。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在专业建设方面,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教学与科研、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的关系,紧紧围绕把学院建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独立学院的目标,在原有专业基础上,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拓展专业方向。在注重专业外延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专业建设和专业综合改革,学院已建成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3项,目前有4项省级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2项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在处于建设过程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6年,学院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先进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四川省教育厅审批立项建设,充分体现了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平。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和实验示范中心的持续打造,促进了相同或相近学科的专业发展,在能源动力类、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和经济管理类等学科中形成了特色与优势明显的专业群。

截止到2016年底,学院共建设了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院级精品课程、28门院级优秀课程。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促进了学院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而带动学院其它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学院根据教育部对国家级教材规划的精神,出台了《荷兰vs厄瓜多尔比赛直播 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教材出版的规定》等相关文件,加强教材建设的组织领导,深化教材工作改革,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及时固化到教材中,将精品教材和系列教材作为教材建设的重点,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优质教材。

在教学改革方面,以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高厅函〔201559号)文件为指引,以“工程训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核工程与核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为依托,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为目标,尝试项目驱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校企合作等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全部修读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必修课程包括通修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选修课程分为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和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各模块课程的总学分为约170学分。共开出公共选修课程150多门;其中,艺术鉴赏类、体育类、文学鉴赏类等课程深受同学们,特别是理工科同学们的喜爱。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以增智,更注重学以致用。一方面,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扩大学生参与面,提升获奖层次。另一方面,加强学科与技能竞赛的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学科竞赛的基本条件,提高教师指导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的积极性。

四、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此来统领学院的各项改革和发展,统一全院上下的思想,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共识。学院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等问题开展讨论研究,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从学院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资源配置和管理服务。

学院建立了由院、系、教研室三个层次和信息、监督、评价、反馈四个系统组成的较为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强调各系各部门的党政负责人对本部门所属教师及学生的教风、学风情况负有直接的管理和督查职责,倡导其深入教学一线巡视,将教学秩序的督促与检查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同时,为促进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采取了召开教学质量学生评价座谈会、课堂教风学风检查、建立听课制度等若干措施,教学督导组对全院的课堂教学情况和教师教研活动进行监督与指导,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进一步狠抓考风考纪,加强考试过程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教风和学风的全面提升。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重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建设,先后成立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教学督察督导组、教学质量评价小组;二是制度建设,先后建立了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同行教师及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评教信息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从而使教学质量监控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2016年里,学院一如既往的规范教学要求、优化教学秩序、强化教学管理,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加强建设”的方针,全面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全省独立学院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工作的通知》(川学位〔20117号)文件精神和《荷兰vs厄瓜多尔比赛直播 评建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教学条件建设,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管理建设,精心组织,真抓实干,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整体推进,并组织专家对全院本科专业开展专业自评,所有本科专业评估结果都达到了优良水平。

五、学生学习效果

2016年,学院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网上评教等形式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学生学习满意率达到90%以上,对教师教学满意率达到了 95%以上。从教学态度来看,教师能够寓思想教育于专业教学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从授课内容来看,把握了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注重了理论和实际的恰当联系;从授课方式方法来看,因材施教,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当年应届本科生毕业总人数为3558人,毕业人数3486人,毕业率97.98%;学位授予人数为3304人,授位率92.86%

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结合学院实际,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引导和鼓励学院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圆满地完成了省教育厅指定的目标任务。学院多渠道加强同用人单位联系,通过印制并邮寄毕业生宣传画册、分赴全国各地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参加相关行业和相关单位的供需见面会、到用人单位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了同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收到很好效果。同时,抓住科研合作、教学实习、见习等机会,深化同相关单位的就业合作关系,推进“订单式”培养。还通过形式多样、规模不等的校内综合或专场“双选会”,邀请大批企、事业单位到学院招聘选录毕业生,既方便了学生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又强化了用人单位对学院的感性认识,促进用人单位对学院及毕业生的了解,2016年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总人数3310人,攻读硕士研究生82人,初次就业率达93.03%。

由于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社会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高度认可,2016年参加学院“双选会”的单位共有389家单位,其中绝大多数是连续多年来校招聘学生,从学院对用人单位发出的问卷调查表回收的情况来看,97%的用人单位都表示每年都会再来学院招聘学生。其次,学院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优势,与中核集团及其下属单位,紧密合作,建立了就业和实习基地,并且,学院毕业生在其岗位上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同时,已有不少学生考取了相关中级技术资格证,进一步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另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设计、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会计等专业的毕业生,持续走俏,供不应求,不仅让毕业生能就业,还让毕业生真正享有选择用人单位的权利,极大的提高了就业满意度,从而也提升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雇主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最后,我们还积极拓展省外的就业市场,组织毕业生到香港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拓宽就业的视野。并将实习中所习得的技能与经验,运用到后来的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同时,还派遣就业指导教师到深圳、宁波等地进行就业考察,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借鉴沿海地区的进步经验,优化学生的求职及就业教育的资源配置,从省外企业的调查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在省外求职的适应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有利于拓宽就业市场,满足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毕业生求职需求。

六、特色发展

1、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依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高厅函〔201559号)的文件精神,学院继续对全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在以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实现理工类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总学分的30%,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不低于20%,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的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按照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目标要求,完善实验课程结构,进一步增强实验课程的层次性及其与理论课程的匹配性,并在保证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专业实验系列课程的整合建设;优化课程实验项目,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逐步实现由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单一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的转变;把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学院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

2、构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作为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性独立学院,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性环节教学,高标准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培养了一支阵容强大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按照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制订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管理。2016年,学院各专业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达到60%以上,在时间和经费上给予保证,并积极探索开放性实验室运行模式,学院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多次得到四川省教育厅好评,根据学生网上评教数据统计,实践教学优良率在95%以上。同时,积极组织在校生参加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优良成绩。

2016年共组织院外省级以上学科竞赛31项,获团体奖项101项,个人奖项27项。其中包括:美国大学生(国际)数学建模竞赛Meritorious Winner 1项、Successful Participant 1项;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16全国高校商业经营挑战赛“科云杯”财会职业能力竞赛总决赛全国一等奖2项、第三届“大智慧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全国一等奖1项;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赛区竞赛暨第九届全国慧鱼工程技术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2项;2016“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国赛全国二等奖1项、第三届“大智慧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全国二等奖1项;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三等奖1项;“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全国铜奖。

这些学科竞赛获奖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反映出学院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

3、组织在校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2016年,学院从政策引导,科研氛围,科研环境条件改善等各方面促进在校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举办科技周活动,进行科技政策宣传,科普知识宣讲,科技比赛等活动,努力为在校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创造条件。

2016年,学院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类CSCD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体现了学院教学、科研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

学院建有核工程与高新技术研究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学院积极鼓励对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核技术与裂变工程、高新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方面感兴趣的在校生加入到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中。研究所积极组织相关学生进行科学探讨,为学生开展科研创造必要的条件。

学院坚持“高起点、重质量、创特色”的建校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雄厚的优质资源,丰富的教学经验,创新的办学理念,为建设生态型园林式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而不懈努力。